水汽通過織物主要有3條傳遞途徑:一是水汽通過織物中微孔擴散;二是纖維自身吸濕,并在織物水汽壓較低的一處逸出;三是大量的水分子會產生凝露,并通過毛細管作用擴散,在水汽壓低處發生較多蒸發。
通過纖維吸濕、傳遞、逸出的水汽,與織物所用的纖維、吸濕量、膨脹程度以及纖維中的孔隙和通道有關。


吸濕排汗功能性布料要求不吸水的織物同時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聚酯纖維具有高結晶性分子鏈結構,這種結構使得聚酯在吸濕性能方面存在吸水性小、透濕性能差的缺點,但這恰使其具有相當優異的快干能力。天然纖維如棉,纖維結構中存在的大量空隙使其在吸濕性能方面具有優異性,但吸水后的膨脹效應加強了對水分的握持力,從而造成了快干性能方面的缺陷。

一般來說,吸濕排汗功能性布料是利用纖維表面微細溝槽所產生的毛細現象使汗水經芯吸、擴散、傳輸等作用,迅速遷移至織物的表面并揮發,從而達到導濕快干的目的??梢哉f,毛細管效應是最常用也是最直觀的一種方法,可以表現織物吸汗能力以及擴散能力。也有人將吸濕排汗纖維稱為可呼吸纖維,它是著眼于吸濕、排汗和內衣舒適的功能性纖維。